西南大学张正严教授应邀为我院研究生作《科学、科学家和科学家精神》专题讲座

作者: 时间:2025-06-24 点击数:

620日晚,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张正严教授莅临我院,在9号楼9557报告厅为师生开展了《科学、科学家和科学家精神》主题讲座。张教授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生动的语言,从科学哲学的发展历程,探讨科学的内涵;从科学史的视角,揭示科学家的群体特征与精神品格;从科学教育的角度,探讨中小学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的时代价值、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讲座伊始,张教授以《自然如不能被目证,那就不能被征服》一诗为引,带领师生回溯科学史上的关键节点,梳理了科学发展的完整脉络。随后抛出问题:什么是科学?并以该问题为切入点,与在场师生互动交流,深入剖析了科学本质与内涵。此后,张教授从你心目中的科学家形象中学生心目中的科学家形象出发,探讨公众眼中的科学家与真实科学家的异同,并分析中学生绘制的科学家形象作品,生动揭示了公众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及其对学生职业认知的影响。他呼吁广大教师应从科学知识的传授走向科学文化的传播,并强调科学家的出身不分贵贱,只要怀揣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都有可能成为科学家。

最后,张教授立足政策前沿,结合2023年教育部与中国科协联合印发的《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实施方案》,系统阐述了中小学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的时代价值,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的对策建议。张教授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师生们深刻认识到科学家精神对于立德树人的独特价值,为新时代科学教育注入了新的动力。


自由提问环节时,现场师生踊跃提问,气氛热烈。张教授针对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科学教育实践中的困境突破以及学生的职业发展引导策略等问题,与师生进行了深入探讨。他特别强调,在物理教学中运用情景化教学和隐喻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习动力,同时指出科学思维的培养是教育的重中之重,这一观点引发了师生的强烈共鸣。

张教授以深厚的学术积淀和生动的案例,深刻阐释了科学的本质、科学家的丰满形象,以及科学家精神的时代内涵。报告既有对前沿科技突破的理性分析,又有对科研工作者爱国情怀与创新精神的动人诠释,为我们呈现了一场思想性与感染力并重的学术盛宴。讲座结束后,师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张教授的讲座让我对科学本质与科学家精神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理解。从他的讲授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张教授在科学哲学与科学教育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积淀。特别是他对科学概念的辩证分析,展现出了极强的理论思辨能力。在当前科学教育研究领域,实验性研究占主导的情况下,张教授对科学理论的深入探讨无疑拓展了研究的维度,这对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这场讲座更让我深刻认识到,我们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更要肩负起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文化的重要使命。

——蒋雨辰


张教授的讲座令我受益匪浅。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而言,这场讲座不仅深化了我对教育理论的理解,更为我的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撑;从研究生学术成长维度来看,张教授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论对我的论文写作和科研方向选择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王浩



华大物院党委融媒体中心

华大物院团委宣传中心

通讯员|吴枫霖

责 编|孟晨轩

审 校|俞云伟 乔翠兰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联系电话:027-67867939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