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动态|2023级师范专业开展高中物理示范课及大三阶段指导
作者:廖奕铭 时间:2025-11-10 点击数:
11月9日晚,学院2023级师范专业于9401教室开展晚点名暨大学生成长主题教育。学院2024届本科毕业生、武汉二中物理教师朱奕枫作为主讲嘉宾,为师范生带来高中物理《行星的运动》示范课分享及大三阶段指导。辅导员王棣主持活动。
王棣主持活动
在示范课分享环节,朱奕枫创新融入 AI 互动形式,借助行星运动模拟软件,将抽象的天体运动规律直观呈现。他以时间为脉络,从古代先贤对宇宙的猜想出发,逐步梳理人类探索行星运动的漫长历程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思想变革,从第谷的精密观测到开普勒的数据分析,层层递进地勾勒出科学探索的演进轨迹,最终自然引出开普勒三大定律,构建起逻辑严密的知识体系。为打破物理学“枯燥难懂” 的刻板印象,学长巧妙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历法渊源、中外科学家执着求索的名人轶事融入课堂,用生活场景呼应科学原理,用生动故事传递探索精神,让专业知识变得鲜活可感,既保证了教学的专业性与深度,又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与人文温度,赢得了在场听众的一致认可。
朱奕枫授课
示范课结束后,朱奕枫学长围绕 “如何让大三成为成长关键期” 这一核心话题,与在场学弟学妹分享经验。他坦言,大三阶段的专业课学习常因理论性强、难度较高让人产生“无用感”,但正是这些看似枯燥的知识,能帮助师范生拓宽学术视野、构建系统的学科体系——当未来站在讲台时,便能以更高维度 “回望” 基础知识点,将复杂内容拆解为易懂的教学内容,真正实现课堂上的“游刃有余”。
活动最后,针对“师范生如何提升讲课能力”这一高频问题,朱奕枫结合自身经历给出解答。他强调,教学能力的提升没有 “捷径”,唯有“多练习、多尝试、多反思”——他回忆起大学期间,曾为打磨一节课的教学流程,在空教室反复练习,也曾主动参与学院组织的师范生技能比赛,在评委点评与同学交流中发现不足。因此,他鼓励在场同学珍惜每一次师范生技能训练机会,敢于站上讲台、勇于接受反馈,在一次次实践中打磨授课风格、提升教学素养。
此次朱奕枫学长的分享活动,不仅以生动的示范课展现了优秀物理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智慧,更以“过来人”的身份为师范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学业规划与职业发展建议。它既让在场同学看到了公费师范生未来的职业前景,也激励着大家在大学期间扎实学好专业知识、主动提升教学技能,为未来成为 “站稳讲台、受学生喜爱” 的人民教师做好充分准备,为人生道路筑牢坚实基础。
华大物院党委融媒体中心
华大物院团委宣传中心
通讯员|廖奕铭
摄影|黄璐
责编|吴科汝
审校|王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