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致知丨问道深空 躬行探微 学院三支贵州实践队探访中国天眼科普基地感悟科学精神

作者:敖璐烨 时间:2025-07-08 点击数:

7月6日,我院本科生赴贵州研学实践队、“格物致知,笃行致远”优师计划学生暑期实践队、“明理力行”学生党员暑期实践队怀着对前沿科技与科学精神的崇高敬意,走进位于贵州省平塘县的中国天眼科普基地,开启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科学探索之旅。


贵州实践队在中国天眼科普基地合影


实践队在基地会议室集中观看了“中国天眼”(全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宏伟建设历程的影像资料。镜头回溯了“中国天眼”从无到有、科学家们攻坚克难的非凡岁月。随后,队员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观看了追忆“天眼之父”南仁东先生毕生奉献的专题片。南仁东先生数十年如一日扎根深山、矢志报国的赤子情怀,让在场所有师生动容,深刻体会到大国重器背后科学家群体的智慧、心血与牺牲。



带着对南仁东先生的深切缅怀与对科学伟力的向往,实践队一行移步至FAST观景台,近距离观摩了这座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的壮丽雄姿。围绕“天眼”工程的重大战略意义、独特精密结构、运行原理等,基地专业人员为队员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现场讲解,并耐心解答队员们提出的关于此巨型设备日常运行维护、暴雨积水等极端天气应对措施的一系列技术性问题。当巨型反射面真实展现在眼前,同学们难掩激动,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通过本次参观学习,实践队成员不仅为国之重器的宏伟所震撼,更被以南仁东先生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精神品格深深感染。大家纷纷表示,将传承这份赤诚与担当,将所见所思所感内化为奋发进取的动力,在未来的学习与实践中勇担时代使命。



看着面前“中国天眼”巨大的反射面,我深深震撼于大国重器的精密与宏伟。这座凝结无数智慧的工程奇迹,不仅是探索宇宙的“眼睛”,更承载着南仁东等科学家二十余载的坚守与热血。他们以毕生心血铸就国之重器,让中国天文观测迈向世界前沿,这种追求卓越、甘于奉献的精神,令我肃然起敬。

——龙妙蓉


参观天眼基地,那份震撼直击心灵!南仁东先生的智慧与成就让人肃然起敬。基地里,从精妙选址、科学排水,到特殊材质的选用、依托地貌的防风设计,每一处细节都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原来凡事思虑周全,方能成就这般伟业。天眼的宏大壮观,亲眼所见远比想象中更具冲击力,这般震撼,正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交融啊!

——吕飞艳


这次研学,先看南仁东先生的纪录片,再亲临天眼,震撼格外真切。纪录片里,他不是远不可及的科学家,而是踏遍山野的先行者。12年间寻访300多个洼地,磨破的皮鞋见证着执着。站在天眼之下,纪录片里他踏遍山河的身影,仿佛就印在这巨网之上。500米口径的“大锅”在群山间静立,那些曾在镜头里听过的攻坚故事,此刻都化作了它的重量。忽然懂了,这份坚守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让钢铁有了温度的信念。

——邓乐怡



华大物院党委融媒体中心

华大物院团委宣传中心

通讯员|敖璐烨

责 编|李博扬

审 校|马 英 王 棣 吴浩宇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联系电话:027-67867939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