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7月3日,学院贵州研学实践队奔赴奔赴贵州遵义市道真县玉溪中学,深化与遵义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聚焦教育教学、课程建设、学生成长,开展学业复习和科普体验课堂教学共9节。实践队成员聚焦物态变化、比热容等重点知识,同时拓展空气动力学、冲量动量等更深入的物理知识,带领同学们走进妙趣横生的物理世界。
01 黄璐:《纸飞机中的空气动力学》
黄璐通过和同学们亲手折纸飞机并做实验来探索纸飞机的飞行奥秘从而引出伯努利原理。接着通过现场做一些小实验和介绍生活现象,进一步理解原理,获得知识。最后通过讲解C919国产大飞机,激励同学们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次支教让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比如在组织学生自由讨论时,可以多下去转转;课堂多互动,鼓励学生上来亲手实验,毕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此外有趣的导入也很重要,让学生参与的实验或者游戏代替视频或者图片导入便是一个好方法。
——黄璐
02 李怡霏:《全反射》
李怡霏围绕全反射的知识进行了科普内容的讲解,通过让学生进行科学小实验“消失的颜色”了解奇妙的光学现象,学生参与热情浓烈。
这次研学是我第一次真正的走上讲台和台下的学生一起进行互动讲课。学生们都非常的可爱朝气蓬勃,感觉他们非常认真地汲取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了身为老师所应有的那种风范。在课堂中,不仅要注意教学这个环节,还要注重观察学生。真的感觉收获满满。
——李怡霏
03 蔡春帆:《费马点模型》
蔡春帆结合中考数学小题压轴题涉及到的一些几何知识,根据八年级同学的需求为大家讲授了一堂费马点模型专题课,扩展了八年三班同学们关于中考几何的视野。
这次支教不同于和其他同学讲解物理方面的知识,我选择对中考几何模型进行一些讲解。虽然同学们仍有些许疑惑,但是同学们的热情和汲取知识的认真让我倍感欣慰。对我来说这是一次跨越时空的交流,因为我在初二的时候也曾为同学们讲解“费马点”模型,时过境迁,如今我即将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也会在这条路上继续努力。
——蔡春帆
04 蒋婧媛:《光的折射》
蒋婧媛围绕光的折射和光的反射相关内容,为八年级一班带来了一节系统性的复习课,通过知识点的回顾,重点实验的复习和中考题的练习,让同学们对光现象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这是我第一次以一个老师的身份站在讲台上讲课,是一次很难得的机会,课前的紧张,课堂上的渐入佳境,课后的总结反思,都让我对老师这个角色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指导老师的建议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也在实践中逐渐增长教学技能。
——蒋婧媛
05 董延婷:《光的偏振》
董延婷开展光的偏振科普课,讲解横波、纵波,自然光、线偏振光及马吕斯定律,分享其在摄影和立体电影中的应用,并带领用偏振片探究该定律。
在玉溪中学的这节科普课,是一次充满活力与收获的体验。指导老师的耐心让我倍感温暖,从讲课节奏到知识点的通俗化表达给出的意见都让我对课程设计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同学们的热情远超预期,让我真切感受到他们对科学的好奇。这种双向的积极互动,让科普课不再是单向输出,而是一场有趣的探索之旅,也让我更坚定了传递科学魅力的想法。
——董延婷
06 龙妙蓉:《比热容的的运用——为什么沙漠白天滚烫夜晚冰凉》
龙妙蓉通过沙石与水的比热容对比实验,揭示沙漠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沙石吸热快放热快。并讲述比热容相关知识,展示比热容在农业防冻、城市降温等领域的应用。
本次支教经历让我感受到知识传递的力量。看着学生们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从实验中领悟沙漠昼夜温差奥秘,再到联系生活应用,我深刻体会到,每一堂课都是点亮思维的火种,支教不仅是付出,更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成长。
——龙妙蓉
07 吕飞艳:《物态变化——融化与凝固》
吕飞艳给学生带去科普课兼预习课熔化与凝固,以冰棒在夏天很快熔化引入主题,吸引同学兴趣。通过视频引导介绍,并强调重点,让学生相互讨论回答问题,深入参与教学活动。在课程的最后时间里,吕飞艳与同学们畅谈未来和大学选择方向,学生积极参与,反响良好。
这次支教让我真切感受到,原来自己也能如此有用,价值也能这样实现。站在讲台上望着台下的孩子们,才发觉自己真的长大了,长成了曾经向往的模样。给他们上课、聊天时,青春的活力扑面而来,那份冲动与热爱,我会永远追寻下去。
——吕飞艳
08 陈思:《介绍动量守恒和冲量》
陈思讲授了给八年级学生动量守恒定律。通过神州十八号飞船发射引入,动量守恒。接着从碰撞、爆炸、反冲、火箭发射四个方面展现动量守恒定律应用的广泛。并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介绍作为结尾。
在玉溪中学的授课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收获,我感到很充实。在与同学互动过程中,我明白“教与学”是相互作用的。彼此学习、相互进步,才是教学最重要的意义。这次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信心,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努力提升个人本领,在授课中实现“输出——输入——再输出”。
——陈思
09 邓乐怡:《机械效率》
邓乐怡围绕机械效率一课,讲授了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概念,阐述机械效率计算公式及影响因素,结合实例分析提升效率的方法 。
今天是第一次站上讲台讲课,上课前真的特别紧张,害怕嘴瓢,害怕讲错,在与指导老师交流之后,放松了许多,当真正站上讲台那一次,我比我自己想象的还要放松,根据讲课内容和同学们互动非常流畅,同学们也非常配合我,这是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好非常新鲜的体验。
——邓乐怡
通过本次活动,研学队成员走进中学课堂,体验教学实践,体会到教育工作者“培根铸魂”的责任。团队成员更加坚定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初心,将个人理想融于时代洪流,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学生的担当。
华大物院党委融媒体中心
华大物院团委宣传中心
通讯员|吴茜茜
摄影|甘杭川
责编|魏清
审核|马英 王棣 魏晨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