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致知|学院赴南京-上海研学实践队于上海65米天马射电望远镜和复旦大学开展访学活动

作者:童祖名 张涛 谢雅博 时间:2025-07-07 点击数:

  7月5日、6日,学院赴南京-上海研学实践队前往上海佘山参观65米天马射电望远镜,直观领略大科学装置的震撼和精细。


同学们倾听工作人员讲解


实践队与望远镜合影


今天我们站在65米口径的天马望远镜旁边,第一感觉是“真大啊”。银灰色的锅状镜面朝着天,安安静静的,像在认真听着宇宙的声音。据工作人员讲解,它能接收大区间频率的电磁波,想想挺奇妙的,我们平时抬头看天,看到的是光,它却能“听”到宇宙里更细微的动静。这次访学激发了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学好专业知识的决心。

——2024级刘元高


怀着对宇宙的无限好奇与敬畏,我踏入了上海天文台天马射电望远镜园区。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更是一场与宇宙对话、感受人类智慧力量的奇妙之旅。

初见天马望远镜,我便被其宏伟的气势所震撼。这座65米口径的全方位可动大型射电望远镜,宛如一个巨人屹立在天地之间,仰头凝视着浩瀚苍穹,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宇宙的神秘故事。它的巨大反射面由1000多块面板组成,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金属的光泽,促动器如同精密的神经,控制着面板的调整,以实现高效率的跟踪观测,其精密程度和庞大规模令人惊叹不已。

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中,我深入了解到天马望远镜的“不凡履历”。它参与了众多重要的科研项目,在嫦娥探月与天问探火工程里,宛如一双精准的“千里眼”,为探测器飞行路径的预判、检测和纠偏提供关键支持,助力我国航天事业一次次迈向新高度 。它还成功开展了谱线、脉冲星等射电天文观测,探测到许多重要分子的发射、一批脉冲星,甚至发现了“银心磁星”的周期跃变现象,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提供了珍贵的数据。这次参观天马望远镜,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探索宇宙的种子。它不仅让我对宇宙的奥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让我看到了人类探索未知的勇气和智慧。那些科研人员为了追寻宇宙的真相,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也激励着我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勇于面对挑战,不断探索前行。我相信,只要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不止,我们终将揭开更多宇宙的神秘面纱,向着无尽的星空不断迈进 。

——2023级李文卓


天马风采


6日上午,师生们乘车前往复旦大学邯郸校区,漫步在复旦校园,欣赏着古朴典雅与现代气息交融的建筑风格。校园内绿树成荫,花香四溢,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气息。在光华楼前,大家纷纷合影留念,这座被誉为“国内高校第一高楼”的标志性建筑,不仅是复旦大学的象征,更代表着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


实践队合影


经过今日的参观学习,同学们穿透就业的迷思,直接了解到了科技工作者的工作情况,实打实地了解了科研实践的精神。同时深感国富民强,科学兴旺,更坚定了投身“科学的盛世、星海的征途”的决心。

踏入复旦大学博物馆,宛如穿越时空隧道,开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历代书画的墨韵流转,展现文人墨客的精神世界。特展区中,泛黄的手稿、斑驳的教具,无声记录着复旦先贤们严谨的治学态度与开拓创新的精神。馆内以现代化展陈方式,将文物与数字技术结合,让历史鲜活可感。漫步其间,不仅能触摸历史的温度,更能深刻体会到百年学府深厚的文化积淀与学术传承。此次参观,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启迪与精神的洗礼。

——2024级基地班孔佳宣


漫步复旦邯郸校区,复旦源里,文物诉说往昔,建筑承载历史。校园林荫道静谧,老楼与新厦呼应,学术底蕴与青春活力交融。触摸历史温度,感受名校气韵,明白传承与创新之重,愿于这方天地,追寻知识光,续写青春章。

——2024级电子信息专业刘湘钰


华大物院党委融媒体中心

华大物院团委宣传中心

通讯员|童祖名 张涛 谢雅博

责编|吴科汝

审校|马英 姜春勇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联系电话:027-67867939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