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致知|红色传承,点亮童心:党员国情学习与实践队开展红色教育系列课程
作者:徐宇彤 时间:2025-07-07 点击数:
7月4日,党员国情学习与实践队的队员们为湖北省赤壁市柳山湖镇宝塔村夏令营的同学们精心筹备了一场红色教育的课程。依托“七月的天空”朗诵课与“对话延安岁月”主题课,他们将红色的火种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炽热情感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如果不是那一面高举的红旗,怎会有今天壮丽锦绣的山河,如果不是那一点燎原的星火,怎会有今天幸福安康的生活……”课堂上,孩子们的声音回荡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7月4日上午,实践队队员于慧馨以《七月的天空》这篇充满激情与力量的朗诵作品为蓝本,带领孩子们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心灵之旅。

于慧馨首先深入浅出地为孩子们讲解了作品的创作背景,让孩子们了解到七月不仅仅是一个季节的代名词,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神圣月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热血与生命铸就的辉煌篇章。随后,她通过示范朗读引导孩子们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感受文字背后蕴含的深厚情感。

在反复的练习中,孩子们逐渐找到了朗诵的语感,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对历史的敬畏。当他们声情并茂地朗诵出“被您点亮的心灯,要用燃烧的生命,继续照亮红色的中国”时,仿佛穿越了时空,与那些伟大的革命先辈们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红色基因也在他们身上传承与延续。
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感受延安岁月的艰苦卓绝与伟大成就,体悟南泥湾精神的力量,7月4日下午,实践队队员王云平带来了“对话延安岁月”主题课。
课堂上,王云平借助生动的图片和珍贵的历史影像,为孩子们描绘了南泥湾的巨变。短短三年间,三五九旅将士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将昔日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奇迹般地变成了“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这一壮举,不仅是物质家园的重建,更是精神世界的丰碑。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两人一组,协作完成南泥湾图案拼图。

党员国情学习与实践队的队员们用声音与故事,为孩子们推开了一扇通往历史荣光与精神高地的大门。那些关于信仰、奋斗与牺牲的故事,那些在南泥湾土地上绽放的精神之花,已在童稚的心灵里悄然扎根。同时,实践队队员们也必将躬身力行,率先垂范,全身心投入培育时代新人、助力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以青春奋斗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璀璨华章。
华大物院党委融媒体中心
华大物院团委宣传中心
通讯员|徐宇彤
摄影|程雍棋 徐宇彤
责编|吴科汝
审校|马英 舒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