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致知 | 赤壁柳山十五载,情长路长爱绵长

作者:吴科汝 时间:2025-07-16 点击数:

十五载坚守初心,十五年希望接力。6月25日至7月8日,我院第十五批党员国情学习与实践队,怀揣不变的初心与滚烫的热情,再次踏上了湖北省赤壁市柳山湖镇这片熟悉而深情的土地。自2011年首批队员在此播撒下希望的种子,十五年时光流转,物院学子接力奔赴,将“实践致知”的精神深深烙印在柳山湖镇的阡陌之间。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员国情学习与实践队

(以下简称“实践队)

依托学院与柳山湖镇共建的实践基地

为助力新农村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

每年暑期坚持开展儿童夏令营

深入农村了解国情社情民情,为基层群众办实事

自2011年实践队成立以来,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先后选拔共计275学生党员、优秀学生代表来到柳山湖镇,足迹遍布柳山湖镇的六个大小村落,志愿服务时长累计21800小时

十五年来,来到柳山湖镇的华师学子共计为近1000名留守儿童带来素质教育课程,完成了33调研报告,绘制文化墙共计2000余平方米。

本次为期14天的“希望家园”暑期夏令营,围绕安全卫生、艺术美学、传统文化、科学科普、体育健康五大核心,通过44节多元课程服务乡村儿童。在童真的笑语与队员们的倾情奉献中,一幅交织着科学启迪、心灵守护与文化传承的动人画卷徐徐铺展。

课堂闪光:物理智慧点燃童真好奇

实践队员充分发挥物理学科师范生专长,将深奥的科学原理化为趣味盎然的乡村课堂。“光的魔法”折射科学奥秘,纸杯投影仪演绎光影变幻;“水的三态”启迪观察思考,黏土塑星河让宇宙触手可及;健身操与太极拳舞动青春活力,升旗小手工与创意小鱼拼贴画浸润爱国情怀与创造火花。队员们将深奥的物理知识转化为趣味实验,将抽象的道理融入手工实践,孩子们专注的眼神与完成作品后的兴奋笑容,正是对十五年初心最动人的回响。


文化浸润:匠心巧手传承民族根脉

十五载耕耘,实践队始终将文化传承作为核心,匠心打造浸润式课堂。今年,《山海经》探秘以奇幻异兽激发想象力,引导孩子们动手设计专属神兽;汉字溯源课程则通过象形文字展示和“拼字游戏”,生动揭示汉字的智慧与精妙构字逻辑;荆楚文化精粹课贯通古今,从神农炎帝到“祝融号”火星车,深植地域文化根脉;十二生肖故事以趣味动画和互动分享,拉近传统与童心的距离。此外,漆扇制作更让孩子们亲手触摸传统工艺之美。这些精心设计的文化课程,形式生动活泼、寓教于乐,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与创造力,更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文化自信的种子,守护着民族文化的根脉。


安全护航:知识织网守护稚嫩羽翼

扎根乡土,必先知民情、解民忧。宝塔山村水网密布,暑期儿童安全牵动人心。十五年实践积累,安全教育始终是重中之重。今年,实践队紧扣实际,通过防溺水课程以触目惊心的案例和实用的救援知识,为孩子们筑牢水域安全防线;食品安全课堂,化身“健康守护者”,教会孩子们识别隐患、选择健康,为“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队员们用专业知识赋能儿童安全成长,这份持续十五年的守护,是实践队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践行,为乡村儿童编织了一张坚实的安全守护网。


根植沃土:田野课堂淬炼青春担当

实践的意义,在于知行合一,在于与乡土中国的同频共振。十五年里,实践队员们在支教之余,深入田间地头,倾听乡音乡情。今年,调研组的足迹遍布村落,记录着乡村的发展脉动与村民的淳朴期望。一堂特殊的党课更成为精神洗礼,宝塔山村党支部书记陈亮以“从军营到警营再到乡村振兴一线”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一名基层党员的坚守与奉献。“把平凡的事情坚持下去就成了不平凡的事”,陈书记的话语深深烙印在队员们心中,激励他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在服务基层的实践中锤炼党性、增长才干。炊事组的烟火日常,队员们协作备餐的身影,宝塔山的绿水青山,共同构成了这段“接地气、有温度”的实践图景,让青春在田野课堂里闪光。


              

星光满载游园欢歌共绘成长画卷

十五年实践,每一次告别都是为了更好的重逢,每一次收官都见证着成长的喜悦。今年夏令营的终点,是一场名为“探索物理之美,点燃科学热情”的科普游园会。投沙包、水面浮针、筷子的神力……七个精心设计的科学游戏摊位前,孩子们兴致盎然,在欢声笑语中运用所学知识,展现团队协作与探索精神。用赢得的“小星星”兑换心仪奖品的过程,更是一堂生动的实践课。游园会的星光,映照着孩子们自信的笑容和成长的足迹,也为本次实践画上了圆满而欢快的句号。


                       

征程再启繁花一路向未来

十四天的赤壁实践虽已落幕,但十五载的情谊历久弥新。从最初的星火微光到如今的薪火相传,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员国情学习与实践队在柳山胡镇走过的十五年,是一条用知识铺就、用爱心浇灌、用担当守护的青春之路。这段旅程,见证了乡村教育的点滴进步,也记录了青年学子在实践中的淬炼成长。队员们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的科学种子、安全意识和文化情怀,终将在未来生根发芽。正如闭班仪式上舒佳欣老师所言,“乡间路短,师生情长”。未来,实践队将继续以教育为桥,让“格物致知”的精神在宝塔山村的乡间小路上持续闪耀,让十五载的深情约定,在更广阔的天地间绽放新的时代华彩!



华大物院党委融媒体中心

华大物院团委宣传中心

通讯员|吴科汝

摄影|程雍棋 吴科汝 徐宇彤 魏清 王云平

责编|魏清

审校|马英 舒佳欣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联系电话:027-67867939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