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致知|琴台社区暑期科普课堂——“力光电”里的科学奇遇记
作者:魏清 王晓田 时间:2025-07-16 点击数:
为引领琴台社区小朋友们探寻物理科学的奇妙,点燃对“力、光、电” 等物理领域的好奇与求知热情,7月8日至11日,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格致科普·‘团’聚青春” 社区科普实践队琴台社区分队(以下简称 “实践队”),在琴台社区开展以 “力光电” 为核心主题的物理科普小课堂,用趣味教学搭建科学探索桥梁。
8日上午,实践队队员文小雅带领小朋友们学习压强的奥秘。文小雅用一个趣味实验引入课堂:将气球轻轻放在布满数百根牙签的花泥表面,用力锤下气球竟完好无损!文小雅老师通过这个直观的实验,生动讲解了“压强=压力÷接触面积”这一物理概念。同学们还了解到,正是这一原理解释了骆驼宽大的脚掌使其在松软沙漠中行走而不下陷、蚊子扎破皮肤吸血以及书包带宽度通常较宽等生活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生活处处有科学,这堂课让大家感受到了压强的奇妙应用。

文小雅进行气球实验
8日下午,实践队队员王晓田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愤怒的空气炮”特色课。课堂上,王晓田利用自制的空气炮装置进行演示,引导同学们观察神奇的涡环现象。“当气球回弹压缩空气时,高速气流会形成旋转的涡环,这种稳定的空气团能击倒几米外的纸杯塔。”她结合海豚吐泡泡、烟圈飞行等趣味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背后的伯努利原理和能量守恒定律。在动手环节,同学们分组探究不同炮口形状对气流的影响,开展深入思考。
王晓田带领小朋友发射空气炮
9日上午,实践队队员赵静讲述了浮力的奇迹。赵静用简单的道具——一盆清水,现场演示了浮力现象。乒乓球轻触水面即稳稳漂浮,玩具小鸭子也悠然浮起,立刻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她借此直观讲解:“浮力是水向上托起物体的力,重量轻、体积大的物体更容易浮在水面上。”同时,课程重点强调了安全警示:“浮力不是万能的!” 她模拟溺水情境,详细教授自救方法:不慎落水时需保持镇定,放松身体仰面漂浮,“像小青蛙一样”,利用水的浮力等待救援,并反复叮嘱学生“没有成人监护,绝不靠近危险水域”。
赵静《浮力的奇迹》小课堂
9日下午,实践队队员赖颖琳引领同学们学习神奇的表面张力。赖颖琳用生活中常见的水滴、硬币和回形针,揭开了液体表面那层看不见的“收缩薄膜”之谜。孩子们亲手实验将硬币轻放水面竟能漂浮,回形针也能“躺”在水面而不下沉,滴入颜料后,彩色液滴在水面聚而不散,仿佛被无形力量包裹。老师解释道,这正是水分子间紧密“拉手”形成的表面张力。当洗洁精加入,瞬间破坏这层“膜”,颜料便迅速扩散开来。这堂生动的科普课,不仅让孩子们理解了水黾为何能“水上漂”,更在趣味互动中点燃了探索日常科学现象的热情。自然界的微小力量,正激发着少年们无限的好奇心。
赖颖琳《水的表面张力》小课堂
10日下午,实践队队员周晴晴给孩子们讲授了生活中的杠杆课程。“三根筷子能撑起整瓶水!”在孩子们的惊呼声中,周晴晴将矿泉水瓶稳稳悬于交错叠放的简易“筷子支架”上。这堂以“生活中的杠杆”为主题的科普课,用常见物品揭开了力学奥秘。周晴晴以实验为引:三根筷子相互借力,利用三角支撑点分散压力,形成微型杠杆系统托起重物。随后,她深入解析日常工具——开瓶器是“省力但费距离”的杠杆,筷子属于“费力却省距离”的代表,而天平则是“不省力也不省距”的等臂杠杆,用趣味比喻解释抽象原理,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了杠杆原理。
周晴晴讲解杠杆五要素
10日下午,实践队队员魏清以光的反射为主题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物理课。“镜子里的自己是怎么来的?”随着魏清的提问,孩子们揭开了光的反射这一物理知识的神秘面纱。魏清老师引导孩子们用多面镜子搭建“光迷宫”,让光线如接力般转折穿行。“入射角永远等于反射角!”孩子们测量角度后发现。更令人称奇的是简易潜望镜制作:两片镜面上下相对,蹲在桌下的学生竟能清晰看到教室全景。“医生额镜、汽车后视镜都是光的‘魔术师’。”她用生活实例解析反射原理。
魏清讲解光迷宫小实验
11日下午,曹子莹开启了“生活中的静电”科普课堂。课程伊始,曹子莹以一个趣味小实验引入,引发孩子们对静电现象的好奇。随后,她详细讲解了静电的形成原理,指出静电并非字面意义上静止的电,而是微观上暂时停留在某处的电,是电荷相互吸引或排斥导致重新分布而形成。接着,曹子莹介绍了静电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静电喷涂、静电植绒等,让孩子们认识到静电并非只有危害。此外,她还列举了静电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小困扰,以及在特殊场所可能引发的大风险,并给出了诸如增大环境湿度、接地释放静电等实用的防静电方法。
曹子莹讲解生活中的静电
11日下午,曹旭阳带来“光的折射”课程。课程从“神奇的箭头”科学小实验切入,展示了光在水和空气交界处发生折射,使箭头方向颠倒的奇妙现象,激发了孩子们对光折射原理的探索兴趣。随后,曹旭阳深入讲解了光的折射定律,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动画,阐述了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的位置关系,以及光垂直入射玻璃时的传播方向。她还列举了“折断的筷子”“水中的鱼”等生活中常见的光折射现象,让孩子们明白光的折射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光的折射六要素,让孩子们对光的折射有了全面且深入的认识。
曹旭阳《光的折射》小课堂
此次 “力光电” 主题科普课程,让琴台社区的小朋友们收获了贴近生活的物理知识,更在心底种下观察世界、热爱科学、敢于探索的种子。未来,实践队员们会继续践行志愿精神,凭借知识与经验,开展更多元的科普活动,为社区孩子打造更生动、丰富的科学学习天地,助力他们在科学探索之路上稳步前行。
华大物院党委融媒体中心
华大物院团委宣传中心
通讯员|魏清 王晓田
摄影|魏清 王晓田
责编|魏清
审校|马英 刘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