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施梳苏教授领衔的《分析力学》课程团队在“华中师范大学第十一届本科教学创新奖”评选中荣获二等奖。获奖团队成员包括戴伟芬教授、吴少平教授、庞龙刚教授和刘良端副教授。
作为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本科教学创新奖评选旨在促进本科人才培养创新,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勇于突破,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分析力学》课程团队以前沿的教学理念、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显著的育人成效,赢得高度认可,也为学校的本科教学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分析力学》作为物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对构建学生物理学科思维、提升专业素养至关重要。教学团队扎根教学一线,以新时代教育需求为导向,秉持创新教学理念。通过创设真实物理情境、开展项目式学习、组织跨学科研讨等多元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自主探究与创新实践能力,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此次获奖,是对《分析力学》课程团队长期坚持教学创新、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高度认可。一直以来,我院积极推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持续优化教学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勇攀教学创新高峰,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学院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持续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推广优秀教学经验,推动更多教师投身教学创新实践,为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物理人才筑牢坚实基础。
作为一名物理学专业的师范生,学习《分析力学》课程是一次极具挑战性与启发性的经历。这门课程以严谨的数学框架与深刻的物理思想为核心,通过系统讲解拉格朗日方程、哈密顿原理等核心理论,引导我们从理论力学的全新视角审视自然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团队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例如庞龙刚老师会带领我们运用变分法构建数学模型,并借助MATLAB进行仿真验证。这一过程不仅夯实了我的专业基础,更深化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
——2023级物理学(师范)专业吴科汝
作为课程的亲历者,我深切感受到教师团队对教学创新的执着追求。无论是精心设计的案例研讨,还是富有启发性的课堂提问,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初入《分析力学》课堂时,面对满黑板的抽象符号与复杂推导,我一度陷入迷茫。然而,随着课程的深入,我逐渐领悟到:真正的科学研究往往始于对既有理论的质疑与重构,而《分析力学》正是教会我用批判性眼光审视问题、用创新方法解决问题的关键钥匙。我也逐渐感受到这门学科的魅力——它并非冰冷公式的堆砌,而是物理学家通过数学推导解决实际问题的全新领域。
——2023级物理学(师范)专业蒋婧媛
华大物院党委融媒体中心
华大物院团委宣传中心
通讯员|木亚萨尔·艾山
责 编|孟晨轩
审 校|马 英 王 棣 何思颖 贾一翀